第487章
几日后。
楚王府内。
一大清早,朱桢刚到前厅,王府外便传来一阵骚乱。
听到动静,朱桢打亮外面开口询问。
“发生什么事了?”
话音刚落,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便在王府管事的带领下快走进来。
见到熟脸孔,朱桢颇有意外。
“公公,你怎么又来了?”
那秉笔太监听到朱桢话语表情无奈。
“王爷,若是没有重要的事情,咱家也不敢在这敏感时期过来啊。”
说到这里,秉笔太监收敛脸上表情,严肃开口道。
“楚王接旨。”
朱桢起身行礼,开口道。
“儿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楚王所设立大明日报利国利民,朕甚感欣慰。”
“此番令楚王特设大明日报专栏。”
“此专栏用于监察举报污吏,其部门由大内直辖管理。”
“楚王需在三日内将此事做成新闻发布,不得有误。”
“钦此。”
宣读完圣旨之后,秉笔太监合拢手中圣旨。
同时脸上露出笑容。
“这回王爷在朝廷当众可还真是露了一回脸啊。”
朱桢起身,脸上表情略有好奇。
“公公此话何意?”
秉笔太监表情感慨开口说道。
“自从胡惟庸逆党造反以来。”
“我大明朝各地官员被牵涉其中者不计其数。”
“但是唯独楚王的封地以内,竟无一位官员牵涉其中。”
“如此奇景,当真是生平罕见。”
说到这里,秉笔太监脸上表情略有感慨。
“甚至就连陛下都被王爷领地之中的景象狠狠吓了一跳。”
听到这里,朱桢脸上露出笑容。
古代封建社会消息闭塞。
因此,官员滥用职权的现象十分严重。
纵然朱元璋再英明神武,也不可能掌控全局。
之前朱桢开设大明日报。
其中便有一部分想要利用大明日报来监管整个大明朝文武百官的想法。
只是没有想到。
这一回,经历过胡惟庸案之后。
自己那便宜老爹竟然会因为这件事情意识到大明日报的举报机制带来的种种好处。
当即,朱桢不再迟疑,看向王府管事:“去把报社领头叫来。”
....
没过片刻,报社领头接到命令赶来。
见到朱桢身边的司礼监太监。
报社领头表情一惊。
心中凛然。
“王爷有何吩咐?”
朱桢稍作整理,笑着说道。
“有件事情需要你去做。”
....
次日。
京都城。
京都城内风声鹤唳。
往来行人脸上透着忧虑。
这些时日,不少高官被官兵从住处押送而出。
甚至有不少名声响亮的大官被当众斩首。
一时间,人人自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